星光舍社工 周偉華
我們常說運動對健康有很多正面的好處,包括增強身體的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等,也可預防因肥胖而引起的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運動後大腦會釋放一種物質——多巴胺,它能夠令人感到愉快。以上運動的好處,除對一般人有益外,對智障人士來說更加重要。
而我們會產生疑問,多巴胺是什麼,除了多巴胺外,還有什麼身體中的物質對人們有好處?
2009年約翰‧瑞提醫師、艾瑞克‧海格曼在《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提到:人體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和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多巴胺是正向的情緒物質,大腦中有多巴胺,人就會感到快樂……所以我們看到運動完後,人的心情都會比較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相對亢奮,脾氣都很好。血清素跟我們的情緒和記憶有直接的關聯,很多抗憂鬱症的藥都是在阻擋大腦中血清素的回收,使大腦中的血清素濃度提高;正腎上腺素跟專注力有直接關係……[1]由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原來運動後,身體內會釋放三種有益的物質:多巴胺、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人們的情緒、記憶及專注力與它們相關,這對於智障人士來說是調節情緒的最佳良方,所以說適量的運動及體育活動,對降低生理疾病的發生率有正面的影響外,也對情緒控制、管理、專注力有重要的正面影響。
此外,教導智障人士運動,有以下注意事項:
1、要以簡單易明字詞向智障人士講解,並需要多示範,避免講解時間過長;
2、運動活動規則宜簡化,並增加有趣元素,讓智障人士感受運動的快樂;
3、要適當給予鼓勵及讚賞,這樣可以增加智障人士運動的動力;
4、要適時給予智障人士協助,並包容他們的不足;
5、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運動環境的安全,避免意外發生。
除以上的注意事項外,在運動開始時,應先評量智障人士程度,運動的類型從簡單有趣開始,可以設計一些運動遊戲,亦可以利用一些運動器材,例如投籃遊戲、跳繩、瑜珈波、跳飛機等。另外,有研究顯示,智障人士進行籃球、木球/滾球、游泳,能增進身體活動、提升專注力、改善社交能力等有明顯的效果。
由上述,總結運動對智障人士的好處,運動對於智障人士來說有直接的效能,包括促進身體健康(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等),改善肥胖情況,減少疾病的發生;強化生活適應能力,例如溝通、人際等;訓練注意力集中,有助提升學習成效;放鬆心情、抒緩情緒,以及自我肯定,獲得滿足感。
雖然運動的好處對於智障人士來說是重要的,但是,如何鼓勵他們參與運動需要一些策略。之前也講述,教導智障人士運動需要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另外,亦需要加入有趣的元素。以星光舍為例,組織一班有共同運動興趣的智障人士,一同進行運動,並加入比賽元素,提升他們的動力,以團隊或小組形式進行,在活動過程中,他們可以互助互惠,並形成團體推動力,最後運動訓練小組有機會發展成為自發性形式,可持續發展的小組,從而提升智障人士的能力,這是以小組形式進行運動的另一個好處。
而對於家長來說,培養智障人士的興趣,可以從生活方面着手,例如家長如果有晨運習慣,可以鼓勵與智障人士一同進行,可以去公園使用運動設施,為了增加他們的興趣,可以在過程中以競賽形式進行,例如持續使用運動設施二十分鐘,期間不能中斷,勝出便可以獲得奬勵。奬勵不一定是禮物,例如可以讓智障人士選擇早餐的食物,如果是家長獲勝,可以讓智障人士幫忙家長一次作為奬勵,這樣在培養運動興趣之餘,同時也促進了親子關係。運動的形式及種類可以是多樣化,而推動智障人士進行運動也要有創意及有趣的策略,家長亦可以多使用政府的市政設施,包括運動場、泳池、公園、社區休憩區等,或者借用社服機構或社會團體的設備,善用社會資源,也讓智障人士對社區有更多的認識。
參考資料:
1.楊慧蓮(2014),「運動強度對學習專注力與反應時間的影響——以跳繩為例」,台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2.陳益民、陳怜佑(2009),「運動介入對智能障礙者之助益」,台灣:《桃竹區特殊教育》,14期,P1 –P7。
3.尤詒君、陳麒文等(2016),「推動身心障礙者體適能活動成效初探—以台北市立陽明教養院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56期,P460。
[1]楊慧蓮(2014),「運動強度對學習專注力與反應時間的影響——以跳繩為例」,台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