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理事長盧紹霞建議政府可資助成績好,有志於投身復康行業的高中畢業生到鄰近的香港、台灣的高校學習相關專業,學有所成後回流澳門以緩解澳門專業人才短缺的現象;又或購買香港高校教學服務,在澳門開辦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培養本地人才;以及引入相關人才,在澳門高校開設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
盧紹霞稱,隨著康復服務十年規範的推出,兒童綜合評估中心及兒童康復治療中心相繼成立及投入服務,喚醒了社會各界對早期療育的關注及重視,確實讓3歲以下特殊需要的嬰幼兒更快,更適切地接受服務,讓以往需要輪侯1年或以上的評估及專業治療,大大縮短至半年左右,確保了孩子於治療黃金期獲得適切的治療服務。
調配早療隊伍將影響其他服務
她續稱,參考澳門統計局的資料,在2017年1月至11月期間,合計約有6000名新生嬰兒,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0)的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約為6至8%,估計約有接近450名嬰兒有發展遲緩的狀況,政府考慮到早療龐大需要及現況,故經已調配其他的治療師或相關專業人員支援早療服務,讓早療服務得以紓緩。
但盧紹霞亦指此舉勢將影響其他相關的服務,相信6歲以上的特殊需要孩子是受到影響的一群,本澳6歲或以上兒童基本已進入教學體制內,由校方提供相關的治療服務,但當特殊學校也未能聘請到治療師,亦有家長反映孩子需要接近1個月才能見到治療師2次或更少,可想而知本澳的專業治療資源是何等短缺。綜合以上狀況,她認為人力資源才是整個問題的根源,培養更多此範疇的專業人才,才是長遠解決專業治療不足,輪侯時間過長等良策,而短期方面可以引進更多鄰近地區的專業人才以購買服務形式來澳以作過渡,容讓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都能有適切的專業治療服務。
關於治療師培養持續發展,盧紹霞表示,目前澳門治療師人才短缺,尤其是語言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雖然各機構想盡辦法從不同地區引入人才,但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培養澳門本地人才。為此,她建議澳門政府可採取以下3個方案,培養本地人才,令澳門復康服務得以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建議資助高中生赴外培訓
她續稱,一是由澳門高教辦資助成績好,有志於投身復康行業的高中畢業生到鄰近的香港,台灣的高校學習,尤其鼓勵他們到香港高校學習語言治療,若干年後當他們學有所成,定能緩解澳門專業人才短缺的現象;二是由澳門高教辦購買香港高校的教學服務,在澳門開辦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培養本地人才;三是由澳門高教辦引入相關人才,在澳門高校開設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同時,可以把眼光放長些,招聘內地的學生,讓他們把港澳台等地區的復康服務理念,做法等帶到國內,造福於內地的復康事業。
另外,盧紹霞稱,該會由過去26年前僅有十多個家長自發組織至現時有1290個家庭,附屬中心有針對1至16歲讀書兒童的曙光中心、針對16歲或以上中重度智障人士的曉光中心、康樂綜合服務中心、提供輔助就業的虹光軒、星光舍,以及屬會澳門「展現真我」協會等,現時曉光中心平均年齡30至40歲,最大年紀60歲。
該會附屬曙光中心主任嚴家威表示,曙光中心是智障人士第一站,現時本澳3歲及以下智障人士的學位需求十分大,中心現時已無多餘學位;而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各有一位常駐,而語言治療師則是購買服務的形式。他提醒家長,兒科醫生保健時除了會與嬰幼兒作出基本的檢查外,大部分是依靠陪診的主要照顧者或家長反映嬰幼兒於家中的狀況作出評估。
他續稱,礙於中國慣常的傳統習慣大部分的家長或隔代的照顧者都慣性只說出嬰幼兒已經學會甚麼,哪些方面已經很好,往往忽略一些細節,如食飯後其實還有很多飯菜殘留在口腔內,與別人溝通時眼神的互動等,或該年齡段需學會而未學會的部分,容易讓醫生誤會嬰幼兒發展狀況理想,故建議家長於保健時可以按嬰幼兒日常的表現狀況,如實地向醫生表達,亦可記錄日常照顧時的疑問或觀察向醫生查詢,讓醫生更好,更準確地評估嬰幼兒的現況。